

2025-05-09 37
2025年,山东标准化建设再提速!
作为首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省份,山东省率先发力,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,最新发布的《2025年山东省地方标准立项指南》明确六大重点领域,覆盖农业、工业、海洋经济等特色赛道,更是首次将“新型储能”“氢能规模化”等前沿技术纳入标准体系。
政策亮点:三大导向锚定高质量发展
1. 服务中心,需求引领
聚焦省委、省政府“十强产业”“十大创新”行动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(如冶金、纺织服装)与新兴产业培育(如量子科技、人形机器人)并重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,强化对“双碳”目标、海洋强省等战略的支撑。
2. 突出山东特色,兼容全国市场
地域特色:盐碱地治理、深远海养殖、海洋碳汇等标准凸显山东农业与海洋经济优势。
公益属性:优先制定生态修复、公共安全等领域标准,如矿山修复、智慧监管等,严防地方保护主义。
3. 技术转化与经济可行并重
标准需达到省内先进水平,支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落地(如新型储能、氢能产业链),同时要求成本可控,避免“纸上标准”。
重点领域解析:这些赛道将爆发
1. 绿色低碳领域
新型能源:氢能规模化、新型储能技术、非化石能源利用标准,助力能源结构转型。
生态修复:海洋碳汇、矿山矿坑修复、固废资源化等标准,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。
2. 海洋经济领域
智慧海洋:卫星遥感观测、海洋数字孪生技术标准,推动海洋资源数字化管理。
新兴产业:海洋新能源新材料、深远海养殖装备标准,抢占海洋产业制高点。
3. 工业与服务业新业态
未来产业: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量子科技标准布局未来技术。
民生服务:网络直播营销、跨境电商等新兴服务业标准填补监管空白。
申报指南:全流程数字化,高效落地
1. 申报方式
在线申报:通过“山东省标准化管理系统”(http://amr.shandong.gov.cn/)提交,全年开放、按季度分批审核。
快速通道:涉及生态安全、突发事件的急需项目可加速审批。
2. 周期管理
推荐性标准:12个月内完成制定,超期自动冻结;强制性标准:周期24个月,延期最长12个月。
3. 第一批示范项目已公示
2025年首批25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已公示,涵盖《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》等,还有29项拟批准地方标准正在公示,凸显绿色建筑与智慧化方向。
山东优势:标准化如何赋能产业?
相较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,地方标准在地域适配性、产业针对性、政策灵活性等方面更具优势,能够有效整合地方资源、激发创新活力,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。
1. 精准服务地方需求
山东省围绕盐碱地治理、海洋经济等方面制定地方标准,体现了对地方实际需求的精准响应。同时,地方标准可根据区域经济变化快速调整,动态适应当地建设需求。
2. 企业机遇
抢占话语权: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可主导技术路径,符合地方标准的产品也更易获得本地市场认可。
政策红利:符合地方标准的企业可获财政补贴、市场准入便利。
2025年山东地方标准立项,既是政策风向标,更是产业升级的“加速器”。企业需紧盯绿色低碳、海洋经济、未来技术等领域,借标准之力积极抢占赛道。
相关文章推荐:《2025年4月团体标准大数据出炉!制造业一骑绝尘,广东成“团标大省”》